科研进展
  • 研究团队揭示胞外电子传递的新机制
    近期,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刘同旭研究员团队对电子穿梭体介导的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机制进行研究,揭示了脂溶性电子穿梭体可直接渗入细胞膜与周质蛋白反应完成胞外电子传递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
    2023-01-19
  • 研究团队揭示锑污染环境中存在锑氧化依赖的化能自养固氮过程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孙蔚旻研究员团队发现了锑氧化依赖自养固氮的全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同时利用DNA-SIP和宏基因组分箱确定了微生物Rhodocyclaceae 和Rhizobiaceae参与此过程。相关研究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环境科学期刊Environmental...
    2023-01-04
  • 研究团队成功采用纳米颗粒牺牲模板法技术设计新型光热蒸发膜
    光热蒸发技术是指通过构建多孔吸光体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快速蒸发水体,在不消耗化石能源前提下使含盐废水一步变为蒸馏水的水处理技术,也是海水淡化技术的前沿技术。光热蒸发技术的瓶颈是产水量低(蒸发速率,1个太阳光强度下蒸发速率一般小于1 kg...
    2022-12-08
  • 研究团队揭示土壤中硫杆菌属和厌氧菌属介导了砷氧化依赖的生物固氮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孙蔚旻团队利用DNA-SIP和宏基因组分箱确定了微生物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厌氧菌属(Anaeromyxobacter)参与砷氧化依赖自养固氮及相应代谢途径。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环境科学期刊Journal of Hazar...
    2022-11-18
  • 研究团队揭示固氮内生菌可以提高先锋植物在极端环境的适应性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孙蔚旻团队在中国芒草固氮内生菌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领域权威期刊《Microbiome》(IF=16.837)。植物修复是尾矿生态修复的一种具有潜在经济效益的方法。先锋植物可以成功地在...
    2022-11-14
  • 研究团队在微生物驱动钒还原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孙蔚旻研究员团队在钒污染的河流生态系统中微生物驱动钒还原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环境领域权威期刊《Water Research》(IF=13.4)。该研究聚焦于钒污染的河流生态系统中驱动钒还原的...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