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举办“面源污染学科建设研讨会”

发表日期:2015-06-24
   随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5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高度关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问题”的提出,面源污染创新研究已迫在眉睫。作为以土壤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目标,以形成微观的土壤生态学与污染生态学、宏观的环境生态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并重发展格局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其三大学科之一的土壤生态科学目前正处于发展壮大时期。面向解决这些重大环境问题,为研究所土壤生态科学面源污染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计划将面源污染学科作为今后的重点发展学科。
   为此,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于6.17日召开了“面源污染学科建设研讨会”。 研究所各部门中层以上负责人、各团队负责人及部分科研人员出席了会议。会上,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所长程炯研究员作了题为“面源污染学科建设方案”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学科建设背景、学科发展现状、学科建设目标与内容、产业化与市场前景、实施计划等。郭治兴研究员、王荣萍副研究员、张思毅助理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面源污染信息化管理技术与大数据应用”、“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研究”、“红壤坡耕地氮磷迁移转化机理研究”专题报告。最后,研究所所长李芳柏研究员做了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了这次研讨会的重要性,并指出:对于面源污染学科建设,应从明确研究对象、注重研究污染过程、建立实验台站三个角度来思考;其次需要充分考虑学科建设的三要素:学科的科学内涵、人才与平台建设;最后,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努力凝练学科方向,争取为解决区域重大环境问题提供知识基础与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