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贺词 | 深耕红壤,聚力向新

发表日期:2025-01-29

新春贺词 | 深耕红壤,聚力向新


旧岁将辞,新元即启。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研究所承前启后,做好“十四五”规划的延续和深化的重要决策之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向全所职工、离退休老同志、研究生及家人,向所有关心、支持我们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

2024年,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省科学院“一院两制三体系四融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广东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凝心聚力、在支撑全国及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等国家和省重点工作部署中真抓实干、见行见效。

这一年,我们激发科技创新的内在驱动力,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开展有组织的科研。

新增SCI论文252

发表研究所首篇Nature子刊

出版专著/译著6

新增专利授权28

新增国家基金项目11

其中

国家优青1

科技部2024年度港澳台项目(澳门)1

(院首次)

新增省部级以上奖励

202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广东省专利银奖(第一单位)

(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单位))

这一年,我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科技人才群体效应凸显。

1人获中国工程院第十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6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

1人入选榜单“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5人入选榜单“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1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人获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4年度港澳台项目(澳门)

2人获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12名青年博士进入红壤人才库

引进省科学院百人计划D类人才5

引进省科学院千名博士(后)5

李芳柏研究员获中国工程院第十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这一年,我们全方面加强推进耕地保护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提前10个月完成全省超过9万份土壤样品与土壤标本的入库与安全存储,入库进度居于全国前列;完成全省82个县(市)二普图内业校核任务,独立承担全省土壤农业利用适宜性及耕地等级评价;圆满完成第一片区(广州、佛山、东莞、惠州、河源、汕尾、梅州、韶关)三普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圆满完成省级内外业质控任务。

全过程开展“土壤污染可持续管理”的技术管家服务,为解决我国净土工程难题提供区域多介质协同治理新思路,其中耕地土壤环境管理包括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31050亩示范推广。持续在云南、广西、贵州、福建等地区开展生产障碍耕地治理项目,累计完成了12万亩的技术措施落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土壤生产力。

这一年,我们把握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不断开辟发展新质生产力。利用合成生物学开发以微生物为核心的持续动态pH调控技术,建立高效微生物菌剂原位吨级扩培体系(成本降低60%-80%)。应对土壤酸化,科研团队筛选出能够提高土壤pH值的新型微藻,大大提升粤西砖红壤中低产田产能。

在湛江利用深栖类蚯蚓养殖技术,构建了“固废处理-蚯蚓养殖-高值化产品开发”产业体系,建立广地龙养殖基地,盘活土壤生态产业链,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这一年,我们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参与县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引荐中建、中铁、中交、中电建等知名央企参与,助力地方政府开展全过程科创赋能和产业引导。开展崩岗治理,修复铁山嶂废弃矿山,以微生物为核心的持续动态pH值调控技术,实现稳定生态复绿。

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组团式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本年度承担梅州市、江门市省科技支撑“百千万工程”项目4项(牵头2项),以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形式开展驻镇帮镇扶村。

与鹤山轩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菜地土壤质量精准提升创新试验基地”,推动农业产业技术合作、发展及成果转化。

在梅州建立茶园土壤健康培育示范基地,形成茶树生态种植应用示范。

这一年,我们努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助力省科学院三体系建设。

研发粉煤灰富硒土与微藻水溶肥协同增效技术,与广东省能源集团科技合作构建能源行业-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

以“矿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孵化北京玉宇澄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拓展发展新渠道。

这一年,我们全面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引领研究所科技事业发展。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新质生产力”,“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所思想”。创建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制度,建立党支部考核绩效机制,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洁自律守红壤初心,党纪教育担科技使命”现场学习,营造诚实守信的学术氛围和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持续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推进落实强基工程行动计划。其中第一党支部获省直、院“四强党支部”称号。各党支部结合各自业务工作,聚焦土壤污染防治、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建设等主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以党建带群建,厚植创新文化。持续弘扬“情系红土,根植南粤”立所理念,深化“胸有家国情怀,肩有潜研担当”红壤精神,培育“新”文化。

2025年,研究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广东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导向,深入挖掘自身优势,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助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服务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国际知名红壤研究机构”的目标大步迈进!


祝祖国时和岁丰、繁荣昌盛!祝研究所勇攀高峰、再续华章!祝大家所愿皆所成,阖家幸福、新春快乐!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领导班子

202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