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学院土壤环境所参与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暨乐昌市廊田镇中心学校首届校园科技节活动
发表日期:2024-11-14
依托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建设的广东省土壤科学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积极响应广东省科学院“百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的精神和部署,深入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实施。11月1日,研究所所长董军和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刘晓南带队,组织多名科普志愿者前往乐昌市廊田镇中心学校参加“广东省科学院‘手拉手 送科学’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暨乐昌市廊田镇中心学校首届校园科技节”活动。
活动现场的科技展项互动体验环节中,博物馆通过展示中国五色土和广东省典型土壤微型标本,向学生们科普土壤形成的过程、影响因素和广东典型的土壤类型、分布特点等知识。志愿者还与学生们一起动手操作水土流失模拟实验,了解土壤与植被之间的互相作用,在实验中明白“植物保护土壤,稳定土壤结构,土壤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支撑和养分”的自然道理。学生们通过动手体验和近距离的观察,进一步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热情。在科普讲座环节,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琪琪以《浩瀚宇宙中,永远一抹红》为主题,带领学生一起探寻土壤的前世今生,呼吁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关注土壤、保护环境,争做土壤健康的小卫士。
自广东省科学院与乐昌市开展“双百行动”共建工作以来,研究所积极响应并以博物馆为平台对接开展共建工作。博物馆将继续致力深化科普教育、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传播“认识土壤、热爱土壤、守护土壤”的理念,高质量地服务于广东省“百千万工程”。
活动展台现场
吴琪琪作科普讲座
(博物馆建设办 陈丽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