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召开第一届Carbon Research大会的通知
关于召开第一届 Carbon Research 大会的通知
(第一轮)
广东广州,2022年11月13-15日
碳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地球大气、水体、土壤、岩石和生物各个圈层中。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生物都是以碳元素为核心的碳基生物。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深刻影响着地球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与转换,是宜居地球的物质和能量基础。随着对碳及其对人类福祉和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的深入理解,人类已经进入了“碳时代”的关键阶段。未来将以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为主线,聚焦植被绿碳、海洋蓝碳、土壤有机碳和大气棕碳等“空-天-地一体化”研究,并辅助拓展增加生态碳汇、减污降碳、可再生能源等新兴研究领域,充分发挥石墨烯、生物炭和碳纳米管等材料优势,实现碳资源综合利用等多重效益,多角度促进“碳时代”创新发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由Carbon Research编辑部牵头组织的“第一届Carbon Research大会”拟定于2022年11月13—15日在广东广州市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为国内同行搭建交流平台,交流碳研究领域的理论进步、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及相关的政策法规,支撑我国实现碳中和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会议具体情况如下:
※大会顾问委员会
丁德文 侯立安 刘丛强 刘文清 彭平安 宋君强 张 偲 张远航 李家彪 贺克斌 吴清平 杨志峰 朱利中 于贵瑞 张小曳 朱永官
※大会学术委员会
主任:吴丰昌 陈温福
副主任:王海龙 李芳柏 邱学青 张 干 傅平青 潘 波
委员(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于云江 王玉军 王军锋 王建龙 王祥科 王震宇 仇荣亮 石振清 朱东强 刘同旭 孙 可 孙红文 杜建军 李发东 肖唐付 邹建文 张 颖 张卫健 张增强 陈 威 陈宝梁 陈冠益 郑志峰 郑循华 孟 军
赵晓丽 胡保卫 侯德义 俞汉青 袁文平 顾文杰 徐仁扣 徐建明 商建英 彭 勃 楼宏铭 蔡祖聪 谭文峰 颜晓元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席:李芳柏
委员(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少锐 王晓蕾 方利平 刘同旭 刘芳华 刘忠珍 汤 智 孙蔚旻 李 浩 李元桥 李晓飞 李晓波 杨 雯 肖恩宗 宋 康 宋凡浩 张 鹏 张文礼 陆海波 陈 全 陈 忻 范如芹 赵 青 费颖恒 陶 亮 曾晓舵 赫天一 滕苗苗
秘书组:潘苏红 周 静 刘 静 李无双
会议主办单位
《Carbon Research》
广东省土壤学会
会议承办单位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协办单位
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低碳农业与碳中和研究中心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媒体支持单位
《Biochar》
《生态环境学报》
《环境科学研究》
“Carbon Research”公众号
“生态环境探索”公众号
“天然有机质研究情报”公众号
※会议论文集
征集范围
(1)工程碳材料(如生物炭、生物塑料、纳米材料、催化剂等)及其在环境修复和保护中的应用;
(2)天然碳物质(如腐殖质、天然有机质、纤维素、黑碳等)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功能;
(3)碳和可再生能源生产;
(4)碳循环、非CO2温室气体与全球变化;
(5)碳中和及负碳技术。
论文提交
(1)截稿日期:2022 年 10 月15 日;论文提交网站:http://www.tswlgd.com。
(2)论文格式请按论文模板(见会议网站附件)的要求撰写。参会代表可提交论文摘要或论文全文。论文摘要将收入会议论文摘要集供学术交流用。参加优秀论文奖评选的代表须提交论文全文。大会将为优秀论文颁发证书和奖金。
(3)本次会议得到《生态环境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的大力支持,符合《生态环境学报》或《环境科学研究》刊登范围的优秀论文将优先发表在这两个期刊上。
※重要信息
会议时间及安排:2022 年11 月13—15 日。13日全天报到,14—15日大会及分会场报告。本届会议将设研究生专场,研究生专场安排在13日晚上,将评选研究生报告优秀奖,颁发证书和奖金。
会议地点:广州珠江宾馆(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寺右一马路2号 020-87379988)。
分会场设置
分会场一:工程碳材料与生态修复
召集人:王祥科(华北电力大学 教授)
张 颖(东北农业大学 教授)
分会场二:碳循环、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效应
召集人:傅平青(天津大学 教授)
刘同旭(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研究员)
分会场三:碳循环与全球变化
召集人:颜晓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员)
邹建文(南京农业大学 教授)
袁文平(中山大学 教授)
分会场四:碳和可再生能源生产
召集人:彭 勃(中国石油大学 教授)
郑志峰(厦门大学 教授)
分会场五:碳中和及负碳技术
召集人:王震宇(江南大学 教授)
侯德义(清华大学 教授)
分会场六:生物炭与环境
召集人:孟 军(沈阳农业大学 教授)
王玉军(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员)
王海龙(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教授)
分会场七:碳循环与新污染物
召集人:张 干(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孙红文(南开大学 教授)
于云江(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分会场八: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召集人:李芳柏(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研究员)
潘 波(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分会场九:木质纤维素高值转化利用
召集人:楼宏铭(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张文礼(广东工业大学 教授)
分会场十:天然有机质与环境
召集人:石振清(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孙 可(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产业风采
为促进“产学研”结合,欢迎相关的企业参加,企业可通过最新技术推广报告和产品介绍,推荐最新的设备、产品和技术,并解答应用方面的问题。有意作赞助或协办单位的企业请与大会组委会联系。
※注册及费用
会议注册:与会代表需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进行注册,注册网站为http://www.tswlgd.com/,注册截止日期为 2022年 10 月 15 日,如因技术等原因无法进行网络注册,可将会议回执表的电子版发至:jzhou@soil.gd.cn。
本次会议接待工作由炭索未来(广东)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协助承办,并出具正式会务发票。注册费主要用于租用会场、会务设施及制作会议资料等。参会代表的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会议费用
汇款方式(汇款时请务必注明“单位-姓名”,以便查询开票)
1、单位汇款:
户名:炭索未来(广东)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增城开发区支行
账号:3602886609100187792
纳税人识别号:91440101MA9XTFBY0B
2、扫码支付:(汇款时必须备注:单位-参会人)
※联系方式
《Carbon Research》编辑部
联系人:周静(13610301329)E-mail: jzhou@soil.gd.cn
※会议承办单位
※媒体支持单位
Carbon Research编辑部
2022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