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Carbon Research大会通知

发表日期:2023-02-09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

碳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地球深部、大气、水体、岩石土壤和生物各个圈层中,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生物都是以碳元素为核心的碳基生物。碳的循环与转化深刻影响着生态系统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宜居地球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物质和能量基础。

随着对碳及其对人类福祉和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的深入理解,人类已经进入了碳时代的关键阶段。未来将以地球自然系统和人类活动扰动下碳的循环、技术、工程和效应为主线,聚焦植被绿碳、海洋蓝碳、土壤有机碳和大气棕碳等空--地一体化研究,研究生态碳汇、减污降碳、可再生能源和生态修复等新领域,充分发挥石墨烯、生物炭和碳纳米管等工程材料优势,实现循环、清洁、绿色和低碳的多重效益,全方位促进碳时代的科技创新和进步,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Carbon Research》编辑部牵头组织的第一届Carbon Research 大会拟定于2023324-26在广东广州市召开。会议旨在为国内同行搭建交流和成果推广应用平台,促进碳研究领域的理论进步、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融合,支撑我国实现碳中和和生态文明建设。

※大会顾问委员会

丁德文侯立安刘丛强刘文清彭平安宋君强 张远航李家彪贺克斌吴清平杨志峰朱利中于贵瑞张小曳朱永官

※大会学术委员会

:吴丰昌 陈温福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副主任:王海龙李芳柏邱学青 傅平青

:于云江 王玉军王军锋王建龙王祥科王震宇仇荣亮石振清朱东强 刘同旭 孙红文杜建军 李发东肖唐付邹建文 张卫健张增强 陈宝梁陈冠益郑志锋郑循华 赵晓丽胡保卫侯德义俞汉青袁文平 顾文杰徐仁扣郭利杰 徐建明商建英 楼宏铭蔡祖聪谭文峰颜晓元

※大会组织委员会

曾晓舵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少锐王晓蕾方利平卢育辉  刘同旭刘芳华刘忠珍 孙蔚旻 李元桥 李晓飞李晓波 肖恩宗 宋凡浩 张文礼陆海波 范如芹 费颖恒 赫天一滕苗苗

秘书组钟裕丽 潘苏红 李无双

会议主办单位

CarbonResearch》

广东省土壤学会

会议承办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协办单位

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低碳农业与碳中和研究中心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会议支持单位

广东院士联合会

媒体支持单位

Biochar》

《生态环境学报》

《环境科学研究》

“Carbon Research”公众号

“生态环境探索”公众号

“天然有机质研究情报”公众号

“AG应用地球化学”公众号

“长江流域环境水科学研究”公众号

“学科交叉青年论坛”视频号

※会议论文集

征集范围

1)工程碳材料如生物炭、生物塑料、纳米材料、催化剂等及其在环境修复和保护中的应用;  

2)天然碳物质如腐殖质、天然有机质、纤维素、黑碳等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功能;  

3)碳和可再生能源生产;  

4)碳循环、非CO2温室气体与全球变化;  

5)碳中和负碳技术

论文提交

1)截稿日期:2022 1020日;论文提交网站:http://www.tswlgd.com

2)论文格式请按论文模板(见会议网站附件)的要求撰写。参会代表可提交论文摘要或论文全文。论文摘要将收入会议论文摘要集供学术交流用。参加优秀论文奖评选的代表须提交论文全文。大会将为优秀论文颁发证书和奖金。

3)本次会议得到《生态环境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的大力支持,符合《生态环境学报》或《环境科学研究》刊登范围的优秀论文将优先发表在这两个期刊上。

4)论文请注意安全保密,勿发布敏感数据。

※重要信息

会议时间及安排:20233 月24-26 日。24日全天报到,25-26日大会及分会场报告。本届会议将设青年科学家沙龙和研究生专场,青年科学家沙龙安排在大会24日下午,研究生专场安排在大会24日晚上,大会将评选研究生报告优秀奖,颁发证书和奖金。

会议地点:广州珠江宾馆(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寺右一马路2号 020-87379988)。

会议日程安排

日期

324

(周五)

08:00—23:00

代表报到注册/领取资料

宾馆主楼大厅

16:00—18:00

“双碳”战略驱动知识交互与学科交融

青年科学家沙龙

5号会议室

19:30—22:20

研究生专场

1、2、3、5号会议室

325

(周六)

08:30—09:00

开幕式

会议中心礼堂

09:00—18:00

大会特邀报告

326

(周日)

08:30—17:05

(分会场报告)

(一)工程碳材料与生态修复

5号会议室

(二)循环,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效应

1号会议室

(三)碳循环与全球变化

2号会议室

(四)碳材料,CCUS及可再生能源生产

3号会议室

(五)天然有机质与环境

6号会议室

(六)生物炭与环境

8号会议室

(七)木质纤维素高值转化利用

7号会议室

(八)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3号会议室

(九)碳循环与新污染物

1号会议室

(十)碳中和负碳技术

2号会议室

(十一)蓝碳增汇理论与技术

9号会议室


大会议程

325

大会开幕式

地点:会议中心礼堂

时间

活动内容

主持人

08:30-08:50

介绍来宾

###致欢迎辞

吴丰昌院士致辞


大会特邀报告

地点:会议中心礼堂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报告题目

主持人

08:50-09:20

潘德炉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面向海洋碳计量的遥感技术和挑战


09:20-09:50

丁一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

09:50-10:20

陶 澍

北京大学

全球blackcarbon排放清单

10:20-10:40

茶歇+合影

10:40-11:10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乡村振兴与双碳战略


11:10-11:40

彭平安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

研究所

碳捕集-碳封存(CCS)现状与建议的

广东方案

11:40-12:10

贺克斌

清华大学

数字赋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治理

午餐

14:00-14:30

张小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对我国碳中和战略的思考


14:30-15:00

李芳柏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

土壤研究所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协同固碳

提质关键技术及应用

15:00-15:30

颜晓元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全球土壤碳中和潜力与实现途径

15:30-15:50

茶歇

15:50-16:20

王海龙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炭基材料的功能强化及应用


16:20-16:50

王军锋

南开大学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影响趋势及研究需求方向

16:50-17:20

陈温福

沈阳农业大学

待定

17:20-17:50

吴丰昌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10年:

成效、创新与展望


326分会场报告

分会场一:工程碳材料与生态修复

召集人:王祥科,张颖

地点:会议中心二楼5号会议室

主持人:王祥科教授(华北电力大学)

    胡保卫教授(绍兴文理学院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08:30-08:55

东北农业大学

生物炭耦合功能微生物对水土环境污染的修复

08:55-09:20

袁宪正

山东大学

工程纳米材料与植物根部的相互作用机制

09:20-09:40

陈光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重度污染土壤中生物炭-栎树对重金属的稳化作用

09:40-10:00

崔 键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秸秆灰协同水生植物去除水体磷的研究

10:00-10:20

刘 娟

广州大学

改性生物炭对土壤铊污染钝化机制研究

茶歇(10:20-10:40)

主持人:张亚平 教授东南大学

崔 键 研究员(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0:40-11:00

曲建华

东北农业大学

-炭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对环境污染的修复

11:00-11:20

陈 涛

西南科技大学

碳基功能材料的精准设计及其对铀的限域催化还原

11:20-11:40

纪丽丽

浙江海洋大学

高比表面积海藻炭对有机污染物吸附降解性能研究

午餐

主持人:张 颖 教授(东北农业大学)

李 辉 研究员(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14:00-14:25

焦文涛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凹凸棒石/生物碳复合材料强化磺胺类抗生素土壤迁移

阻控机制

14:25-14:50

何伟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低成本有机前体的生物电化学三维碳电极可控制备

14:50-15:10

杨炜璐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柔性纳米碳基异相电芬顿高效处理增塑剂废水效能研究

15:10-15:30

张 勇

西南科技大学

畜禽粪便基生物炭的构筑及其在含铀废水修复中的应用

茶歇(15:30-15:40)

主持人:陈光才 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15:40-16:00

高 阳

长沙理工大学

氧化石墨烯在自然地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与微生物效应

16:00-16:20

宋凡浩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生物质热解有机碳形成过程机制与环境效应研究

16:20-16:40

刘风雷

绍兴文理学院

生物炭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铀吸附性能研究

分会场总结:


分会场二:循环,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效应

召集人:傅青平刘同旭

地点:会议中心一楼  1号会议室

主持人:傅青平教授(天津大学)

缪恒锋教授(江南大学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08:30-08:55

鲁显楷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氮沉降驱动的中国南方森林碳氮耦合效应

08:55-09:20

李卫军

浙江大学

大气黑碳分形维数及吸光特性研究

09:20-09:45

黄 蕾

南京大学

建成环境视角下碳循环与健康效应

09:45-10:05

袁 斌

暨南大学

基于涡度相关的城市地区甲烷通量的量化与表征

10:05-10:25

王延华

南京师范大学

富营养化湖泊碳沉积及其源解析

茶歇(10:25-10:40)

主持人:刘同旭 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鲁显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0:40-11:00

刘 冬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红壤黏土矿物层间有机质的赋存及其陆海碳循环效应初探

11:00-11:20

郑 豪

浙江大学

近岸海域DOM的来源解析与环境行为特性

11:20-11:40

冯伟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湖泊中有机磷的化学组成、来源与效应

11:40-12:00

张 鹏

昆明理工大学

生物炭与天然有机质协同介导电子传递过程及其对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研究

分会场总结:


分会场三:碳循环与全球变化

召集人:颜晓元邹建文,袁文平

地点:会议中心一楼2号会议室

主持人:颜晓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刘树伟 教授(南京农业大学)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08:30-08:55

徐文芳

中山大学

全球土壤碳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不确定性研究

08:55-09:20

蒋明凯

浙江大学

基于磷限森林露天二氧化碳倍增试验的多模型-数据比对

09:20-09:40

李发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过程与机制研究

09:40-10:00

程 谊

南京师范大学

长期施肥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机制-pH扮演的角色

10:00-10:20

沈健林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生物质炭施用与稻田固碳减排

茶歇(10:20-10:40)

主持人:袁文平 教授(中山大学)

程 谊 教授(南京师范大学)

10:40-11:00

钟 磊

天津大学

生物炭对菜地土壤氮循环及N2O排放机制的影响研究

11:00-11:20

刘树伟

南京农业大学

淡水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从试验观测到全球估算

11:20-11:40

程世昆

北京科技大学

无下水道卫生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11:40-12:00

李元桥

中山大学

水分吸收来源和水力属性的变化揭示中国北方树木生长稳定性的差异

分会场总结: 教授


分会场四:碳材料,CCUS及可再生能源生产

召集人:勃,郑志锋

地点:会议中心二楼3号会议室

主持人:郑志锋 究员(厦门大学)

     申 锋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08:30-08:55

彭 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CCUS-EOR技术机遇与挑战

08:55-09:20

郑志锋

厦门大学

先进碳基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储能电池应用性能

09:20-09:45

方小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CCUS典型案例剖析及对广东产业发展的启示

09:45-10:10

樊栓狮

华南理工大学

海洋水合物法碳捕集埋存与甲烷开采

茶歇(10:10-10:30)

主持人:彭 勃 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朱向东教授(复旦大学)

10:30-10:50

申 锋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生物质转化制甲酸过程及机理

10:50-11:10

张文礼

广东工业大学

木质纤维素衍生炭材料的开发及其电化学储能应用

11:10-11:30

邢震宇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金属热反应的碳材料制备和应用

11:30-11:50

赵钰莹

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生物质碳基催化剂构筑及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应用

分会场总结: 教授


分会场五:天然有机质与环境

召集人:石振清,孙 可,王梓萌

地点:会议中心二楼 6号会议室

主持人:谭文峰教授(华中农业大学)

        王梓萌教授(复旦大学)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08:30-08:55

石振清

华南理工大学

土壤有机质模型进展及展望

08:55-09:15

贾汉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土壤腐殖质中持久性自由基的赋存特征与反应活性

09:15-09:35

韩兰芳

广东工业大学

溶解性有机质结构特征与微塑料老化的交互影响机制

09:35-09:55

王俊坚

南方科技大学

连接自然和工程系统的介质:陆源溶解有机质

09:55-10:15

戚羽霖

天津大学

基于高分辨质谱的有机质表征和解析

茶歇(10:15-10:30)

主持人:石振清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贾汉忠 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0:30-10:45

金 超

中山大学

土壤有机质介导重金属Cr转化、迁移及沉积的过程及微观机制

10:45-11:05

李文涛

南京大学

基于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器件的溶解性有机质与硝态氮光谱法快速检测技术

11:05-11:20

付庆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ESI(+)-FTICR-MS谱图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地下水溶解性有机质组成的应用

11:20-11:35

何 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然有机质对人为补给地下水的响应

11:35-11:50

梁钰贞

华南理工大学

天然有机质对含Fe(II)粘土矿物还原Cr(VI) 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1:50-12:05

梁旭军

泉州师范学院

复合天然有机配体对汞的竞争络合特性与微生物甲基化的影响机制

分会场总结:教授


分会场六:生物炭与环境

召集人:孟 军王玉军,王海龙

地点:会议中心三楼8号会议室

主持人:孟 军教授(沈阳农业大学)

郭军康教授(陕西科技大学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08:30-08:55

孙 可

北京师范大学

生物炭的稳定性及其土壤激发效应

08:55-09:20

王玉军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重金属离子在生物炭表面的固定分子机制研究

09:20-09:40

王 兵

贵州大学

“炭”索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修复途径与方法  

09:40-10:00

代立春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生物质炭含氧官能团调控方法与应用

10:00-10:20

严 群

江南大学

生物炭修饰阴极对电芬顿降解磺胺类抗生素过程影响研究

茶歇(10:20-10:40)

主持人:王海龙教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刘忠珍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10:40-11:00

汪 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长期秸秆炭化还田下土壤磷迁移转化过程

11:00-11:20

沈 羽

南京林业大学

纳米生物炭调控作物响应环境胁迫的机理研究

11:20-11:40

邱木清

绍兴文理学院

生物炭的改性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11:40-12:00

崔兴兰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生物炭-天然矿物复合环境功能材料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午餐

主持人:王玉军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王 兵 教授(贵州大学)

14:00-14:25

方战强

华南师范大学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技术的实践

14:25-14:50

夏 涛

齐鲁工业大学

γ-PGA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与生物炭联合施用降低番茄重金属含量和改善番茄品质

14:50-15:10

廉 菲

河北工业大学

纳米生物炭的环境行为与效应——从吸附到分子界面化学

15:10-15:30

梁嘉林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铁基生物炭在废水污泥中的修复机制研究

茶歇(15:30-15:40)

主持人:夏 涛 教授(齐鲁工业大学)

方战强 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

15:40-16:00

刘玉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改性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研究

16:00-16:20

杨 兴

海南大学

功能生物炭对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固定效果及其对水稻产质量的影响

16:20-16:40

彭 程

华东理工大学

硫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砷铅污染的同步稳定化效果及作用机制

16:40-17:00

方 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炭基材料对水中环境激素的去除及机理

分会场总结:

分会场七:木质纤维素高值转化利用

召集人:楼宏铭,张文礼

地点:会议中心三楼7号会议室

主持人:楼宏铭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吕学斌教授(天津大学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08:10-08:30

许 凤

北京林业大学

纤维素基功能材料构建及性能研究

08:30-08:50

王铁军

广东工业大学

生物质转化制高碳醇

08:50-09:10

李雪辉

华南理工大学

催化木质素高值化转化研究

09:10-09:30

任俊莉

华南理工大学

木质纤维组分高选择性拆解及其定向转化

09:30-09:50

翟尚儒

大连工业大学

多糖炭基吸波材料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09:50-10:10

欧阳嘉

南京林业大学

生物化学转化在木质纤维原料生物炼制中的应用

10:10-10:30

定明月

武汉大学

生物质平台分子γ-戊内酯的高值化利用

主持人:李雪辉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翟尚儒教授大连工业大学

10:30-10:45

方志强

华南理工大学

木质纤维素薄膜的光学性能研究

10:45-11:00

唐 兴

厦门大学

Co-NC类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催化HMF氧化酯化性能研究

11:00-11:15

刘启予

广东工业大学

纤维素水解制备寡聚糖的机制调控及产物分离

11:15-11:30

郭海心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检测所

生物质催化制备5-乙氧甲基糠醛过程及机理

11:30-11:45

李凯欣

广东工业大学

磁性生物炭固载纤维素酶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水解1,4-糖苷键的研究

11:45-12:00

马纪亮

大连工业大学

光催化生物质精炼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机制研究

午餐

主持人:王铁军 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任俊莉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13:30-13:50

楼宏铭

华南理工大学

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在木质纤维素酶解中的应用

13:50-14:10

赵雪冰

清华大学

基于仿生电子传递链的木质素直接电能转化与氧化解聚

14:10-14:30

袁浩然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待定

14:30-14:50

刘伟峰

华南理工大学

木质素在聚氨酯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14:50-15:10

吕学斌

天津大学

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制备与高值转化

15:10-15:30

王海松

大连工业大学

木质纤维基代塑产品的制备及应用

15:30-15:50

廖玉河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木质素制备含氧化学品

主持人:张文礼 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袁浩然 研究员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15:50-16:05

王晨光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木质纤维素催化转化制备生物航油及化学品

16:05-16:20

孙 勇

厦门大学

碳载Bi基催化剂催化5-羟甲基糠醛氧化制备马来酸酐的研究

16:20-16:35

岳凤霞

华南理工大学

酚化木质素结构对其应用性能的影响

16:35-16:50

杨改秀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制备炭材料的研究

16:50-17:05

舒日洋

广东工业大学

木质素衍生酚类化合物催化加氢脱氧制备烃类液体燃料

分会场总结: 教授


分会场八: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召集人:李芳柏潘 波

地点:会议中心二楼3号会议室

主持人:李芳柏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焦文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14:00-14:25

潘 波

昆明理工大学

热解碳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14:25-14:50

戴瀚程

北京大学

基于IMED模型的减污降碳政策多维综合影响评估

14:50-15:15

王 戎

复旦大学

生物质能源作物的推迟使用可能导致全球的气候与食品危机

15:15-15:35

唐先进

浙江大学

Abate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paddies by man-made aerenchymatous tissues

茶歇(15:35-15:45

主持人:方利平 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李 慧 教授(暨南大学)

15:45-16:05

杨天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生物质固废高效循环转化与生物炭制备技术

16:05-16:25

潘君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厌氧消化实践

16:25-16:45

何结红

广东工业大学

TiO2/FeB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水体中聚苯乙烯微塑料协同产氢作用机制

16:45-17:00

吴俊锋

武汉瑞景环境修复工程

有限公司

有机污染土壤化学氧化修复碳排放量计算及减排策略研究

分会场总结: 教授


分会场九:碳循环与新污染物

召集人:张 干孙红文,于云江

地点:会议中心一楼1号会议室

主持人:孙红文教授(南开大学)

何 锋教授(江南大学)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14:00-14:25

张 干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大气碳质组分和新污染物的区域观测

14:25-14:50

孙红文

南开大学

水环境全氟化合物污染及吸附去除

14:50-15:10

Daniel Tsang

香港理工大学

Design of Cu-Biochar Catalyst for Efficient Microwave-Assisted Mineralization of Oxytetracycline

15:10-15:30

唐景春

南开大学

微塑料对淡水沉积物系统中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茶歇(15:30-15:40)

主持人:唐景春 教授(南开大学)

陈光才 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15:40-16:00

陈澄宇

华南农业大学

水化学条件与生物大分子对纳米塑料迁移行为影响研究

16:00-16:20

陈 全

昆明理工大学

有机污染物分子团簇的形成及其与碳质材料的相互作用机制

16:20-16:40

张 鹏

南开大学

球磨碳铁材料活化PDS高效降解土壤PAHs:结构、性能和反应机制

16:40-17:00

王 菲

河北工业大学

富铁污泥生物炭调控类芬顿反应降解三氯生机制研究

分会场总结: 教授


分会场十:碳中和负碳技术

召集人:王震宇侯德义

地点:会议中心一楼  2号会议室

主持人:王震宇 教授(江南大学)

马传鑫 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14:00-14:25

鲁 玺

清华大学

负碳发电技术:煤炭与生物质气化

14:25-14:50

晏水平

华中农业大学

以沼液为载体的CO2吸收与农业生态系统碳汇强化

14:50-15:10

缪恒锋

江南大学

蓝藻高值资源转化和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

15:10-15:30

张士汉

浙江工业大学

面向碳中和目标的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茶歇(15:30-15:40)

主持人:晏水平 教授(华中农业大学)

郑 浩 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15:40-16:00

郑 浩

中国海洋大学

生物炭对环境中抗生素和抗性基因污染阻控的研究

16:00-16:20

朱炫灿

上海交通大学

胺功能化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用于直接空气捕集的研究

16:20-16:40

陈 偲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生物炭与生物质利用

16:40-17:00




分会场总结: 教授


分会场十一:蓝碳增汇理论与技术

召集人:吴嘉平,黄小平,陈光程

地点:会议中心三楼 9号会议室

主持人:吴嘉平 教授(浙江大学)

黄小平 教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08:30-08:55

蒋增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海水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扩增途径

08:55-09:20

韩广轩

中国科学院烟台

海岸带研究所

海岸带蓝碳增汇:理念、技术与未来建议

09:20-09:40

欧阳晓光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生态恢复和养殖与蓝碳生态系统负碳增汇

09:40-10:00

吴嘉平

浙江大学

1980-2020间中国潮间带盐沼蓝碳生态系统面积、

种类及其分布变化

茶歇(10:00-10:20)

主持人: 陈光程 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

        叶观琼 副教授(浙江大学)

10:20-10:40

陈顺洋

自然资源部第三

海洋研究所

红树林生态修复固碳效果的影响因素

10:40-11:00

周海超

深圳大学

红树林湿地生物扰动的碳氮循环探讨

11:00-11:20

郑玉晗

复旦大学

中国红树林修复成效的遥感定量化评估

11:20-11:40

刘松林

中国科学院南海

海洋研究所

Nutrient loading decreases blue carbon by mediating fungi activities within seagrass meadows

11:40-12:00

肖 溪

浙江大学

大型海藻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增汇途径

午餐

主持人:蒋增杰 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教授(浙江大学)

14:00-14:20

李香兰

北京师范大学

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CH4排放降低CO2碳汇功能

14:20-14:40

赵 鹏

海南大学

省级蓝碳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14:40-15:00

叶观琼

浙江大学

蓝碳的协同增效与管理合作

15:00-15:20

黄宇洲

浙江大学

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的新兴聚集地?

茶歇(15:20-15:30)

主持人:欧阳晓光 研究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周海超   教授(深圳大学)

15:30-15:45

伍良旭

北京师范大学

海岛森林CO2CH4Albedo综合增温潜势分析

15:45-16:00

宋 莉

浙江大学

乐清湾多年秋茄引种和互花米草入侵对沉积物菌群结构和湿地潜在生态功能的影响

16:00-16:15

黄润秋

浙江大学

移植红树林和入侵盐沼对沉积物的固碳潜力估测

16:15-16:30

金润杰

浙江大学

中国养殖大型海藻遥感监测

分会场总结:


大会闭幕式

326 17:10-17:40 (会议中心二楼5号会议室)

主持人:()

1、分会场总结发言

2、主办单位领导发言

3、会议优秀论文、优秀学生报告奖及证书颁奖


研究生专场

32419:30-22:20 每个报告10分钟,报告+点评提问)

研究生专场一

会议中心一楼 1号会议室

主持人:代立春研究员(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副教授(昆明理工大学)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19:30-19:40

王刘炜

清华大学

功能生物炭与土壤多金属长效稳定化

19:40-19:50

李玉亮

南京大学

纳米生物炭的环境风险

19:50-20:00

廖 俊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新型磁性生物炭对溶液中铀的有效捕获:性质和机理

20:00-20:10

赫昶钧

北京科技大学

热解温度对粪基生物炭衍生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性及植物毒性的影响

20:10-20:20

陈翰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不同小龙虾壳基改良剂对污染土壤中砷铅迁移转化及

细菌群落的影响

20:20-20:30

徐思瑜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球磨法制备MgO改性生物炭在磷吸附的应用

20:30-20:40

斯敦峰

南京大学

氮掺杂与热解温度对热解炭氧化还原特性以及砷氧化

能力的影响

20:40-20:50

刘子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质炭与硫酸盐还原菌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研究

20:50-21:00

休息

主持人:崔 键研究员(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张小凯副教授(江南大学)

21:00-21:10

杨博文

首都师范大学

生物炭基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及协同去除水中Cr(VI)和TC行为探究

21:10-21:20

夏晓月

浙江海洋大学

蟹壳介孔活化生物炭增强四环素的吸附性能

21:20-21:30

谭振伟

广州大学

铁改性稻草生物炭及其在水溶液中去除六价铬的应用

21:30-21:40

李 然

浙江海洋大学

基于互花米草的磁性纳米ZnO生物炭复合光催化剂构筑及性能研究

21:40-21:50

何前锐

浙江海洋大学

基于磁性石莼生物炭的Bi/BiOBr复合光催化剂对环丙沙星降解性能研究

21:50-22:00

陈志豪

三峡大学

钙锌复合材料活化的桔皮基生物炭对磷酸盐的强化吸附:吸附效率及机理

22:00-22:10

孙佳星

浙江海洋大学

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紫菜疏水生物炭对餐厨油污良好的

去除性能

研究生专场二

会议中心一 2号会议室

主持人:马传鑫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杨 兴副教授(海南大学)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19:30-19:40

周文涛

湖南农业大学

铁改性生物炭的稻田温室气体减排作用机理研究

19:40-19:50

王庆阳

沈阳农业大学

生物炭与土壤碳相关研究

19:50-20:00

周世政

华南农业大学

添加不同改性秸秆炭对蛋鸡粪堆肥氨气排放的影响

20:00-20:10

栗婷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及其气体产物的释放机制研究

20:10-20:20

冯乾伟

贵州大学

海藻酸钙-生物炭复合材料对喀斯特土壤养分的固持及缓释效应

20:20-20:30

 

北京师范大学

红树林恢复区温室气体与Albedo综合增温潜势评估

20:30-20:40

吴文欣

天津大学

华北平原典型灌区农业沟渠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20:40-20:50

林文惠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炭基生物有机肥对空心菜生长及土壤改良效果影响

20:50-21:00

休息

主持人:曲建华副教授(东北农业大学)

    何文天副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1:00-21:10

肖 怡

四川农业大学

Organic materials aggravate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DOM in paddy soil

21:10-21:20

欧阳先恒

浙江农林大学

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松材线虫病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21:20-21:30

王 越

北京林业大学

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1:30-21:40

徐谢亲

浙江海洋大学

基于LEAP模型的舟山市机动渔船能耗及碳排放研究

21:40-21:50

席祥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典型热带岛屿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磷的循环特征

21:50-22:00

黄慧玲

上海海洋大学

海带栽培区水体和沉积物中FDOM与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影响

22:00-22:10

李新悦

四川农业大学

长期秸秆还田通过调控团聚体细菌群落和固碳基因促进碳储存


研究生专场三

会议中心二 3号会议室

主持人:冯彦房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付庆龙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19:30-19:40

郑章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东南极难言岛企鹅活动对湖泊沉积物有机质输入和磷循环的影响及其环境意义

19:40-19:50

陈 艳

南京师范大学

滇南小流域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的历史记录,来源及风险评价

19:50-20:00

吴仕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表征东京湾海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光溴化和光碘化

20:00-20:10

陈 爽

天津大学

来源与形成过程对长江流域夏季雨水中溶解有机质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20:10-20:20

冉凤维

湖南师范大学

近百年来洞庭湖沉积环境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

20:20-20:30

王诗兰

湖南师范大学

多指标多模型的指纹识别法结合虚拟混合测试提高了沉积物有机碳来源判别的准确性

20:30-20:40

王腾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典型寒旱区湖泊冰和水中DOM分子组成结构特征解析

20:40-20:50

肖 涛

湖南师范大学

沉积物有机碳动态揭示了不同扰动背景下人为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碳的影响

20:50-21:00

休息

主持人:钟 磊 副教授(天津大学)

王丽丽 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21:00-21:10

杨长溶

湖南师范大学

人类活动控制了内陆河尾闾的沉积物有机碳源

21:10-21:20

樊团团

聊城大学

草型湖泊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性及金属结合行为研究

21:20-21:30

陈晓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富里酸强化降解少层黑磷的过程和机理

21:30-21:40

陈丽莹

广东工业大学

微塑料对土壤结构和土壤中典型污染物的固持作用的影响

21:40-21:50

闫小雨

桂林理工大学

N-nitrosamine emissions, transport, and fate in karst river water and groundwater in China

21:50-22:00

喻燕妮

北京林业大学

微塑料对土壤有机碳循环的影响——在酶的参与下

22:00-22:10

罗红雪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Eutrophication decreases Halophila beccarii organic carbon contribution to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研究生专场四

会议中心二 5号会议室

主持人:杨天学 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刘玉学 副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时间

报告人

工作单位

题目

19:30-19:40

张文杰

东南大学

不同温度、不同气氛(5%H2/100%N2)条件下甲苯经Ni/Al2O3催化生长碳纳米管的研究

19:40-19:50

赵 静

东南大学

镍氮掺杂木质素基碳材料用于高效电催化CO2还原

19:50-20:00

郝梦婕

华北电力大学

功能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设计及其对铀酰的富集

20:00-20:10

刘晓露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MOFs衍生的多孔碳在高效海水提铀中的应用

20:10-20:20

郝珩羽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废弃口罩磺酸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20:20-20:30

张理胜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麦秆基双功能吸附位点构建及同步脱除硝酸盐和磷酸盐机制

20:30-20:40

周清华

四川农业大学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体染料和抗生素去除效果研究

20:40-20:50

梁颖麟

广东工业大学

Revisiting Bioploymer and Plastic Drinking Straws: Evalu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roduct Properties and Consumer Experience

20:50-21:00

休息

主持人:马金星 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郭海心 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21:00-21:10

王瑞祥

西南科技大学

生物质碳气凝胶封装碳包覆的零价铁用于复杂环境体系中铀富集

21:10-21:20

黄宇洲

浙江大学

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的新兴聚集地

21:20-21:30

任玉正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Seagrass degradation weakens sediment organic carbon stability in seagrass meadows

21:30-21:40

王才威

华南理工大学

选择性刻蚀制备梯度层间距木质素碳材料及其储钾性能研究

21:40-21:50

朱玲莉

东南大学

木质素基碳量子点的绿色合成及光催化协同去除Cr(Ⅵ)和有机

污染物的应用

21:50-22:00

叶倩婷

华南理工大学

重金属Cd、Ni和Pb从有机质上的释放动力学模型研究

22:00-22:10

陶冶文

广东工业大学

Microalgae mediated biomass conversion of carbon dioxide dissolved at interface of porous substrates

※产业风采

为促进“产学研”结合,欢迎相关的企业参加,企业可通过最新技术推广报告和产品介绍,推荐最新的设备、产品和技术,并解答应用方面的问题。有意作赞助或协办单位的企业请与大会组委会联系。

※注册及费用

会议注册:与会代表需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进行注册,注册网站为http://www.tswlgd.com/,注册截止日期为2023年2月28日,如因技术等原因无法进行网络注册,可将会议回执表的电子版发至:jzhou@soil.gd.cn。

会议接待:本次会议接待工作由炭索未来(广东)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协助承办,并出具正式会务发票。注册费主要用于租用会场、会务设施及制作会议资料等。参会代表的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会议费用

参会人员

会议费用(元)

提前交费

现场交费

高校及科研院所代表

1800

2200

全日制研究生

(凭学生证)

1200

1500

企业代表

3000

3500

备注:提前交费时间截至2023228日(此日期前交费可享受优惠并保证住宿)

汇款方式(汇款时请务必注明“单位-姓名”,以便查询开票)

1、单位汇款:

户名:炭索未来(广东)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增城开发区支行

账号:3602886609100187792

纳税人识别号:91440101MA9XTFBY0B

2、扫码支付:(汇款时必须备注:单位-参会人)

※联系方式

Carbon Research》编辑部

联系人:周静(13610301329E-mail: jzhou@soil.gd.cn

Carbon Research

2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