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揭示农膜残留土壤中塑料圈原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装机制

发表日期:2022-02-21

       近期,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孙蔚旻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农膜残留土壤中塑料圈原生生物分类和功能群落的结构和组装机制。
       农膜残留会降低土壤孔隙率和空气流通,导致土壤肥力差,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最新研究表明,农膜残留物甚至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生态位和小气候来驱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变化。如含有农膜残留的土壤与周围土壤相比,其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组成、生物网络和功能基因存在显着差异。然而,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和真菌群落上,对原生生物群落的研究很少,这限制了我们对农膜残留土壤中塑料圈微生物群落生态学的整体认知。
       研究团队选择具有典型土壤类型(红土、黑土和黄土)的三种覆膜农田,收集了农膜残留物和周边土壤,利用18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原生生物群落。结果表明,塑料圈原生生物分类和功能(消费者、光养生物和寄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与周围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显著不同。基于上述结果,团队认为农膜残留为土壤原生生物的定殖提供了独特的生态位,且可能会扰乱原生生物群落并威胁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
       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环境科学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危险材料杂志》)上。

图注:原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组成、生物网络、组装机制
 

相关论文信息:

Title: The composition, biotic network, and assembly of plastisphere protistan taxonomic and functional communities in plastic-mulching croplands

Journa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mpact factor (2020) = 10.588

DOI: 10.1016/j.jhazmat.2022.128390

 

(土壤生态修复研究团队 李永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