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土壤科学博物馆开放日暨2019世界土壤日科普活动

发表日期:2019-12-13

       12月7日,广东省土壤科学博物馆举行了博物馆开放日暨2019世界土壤日科普活动。活动热情接待了100多名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师生、社会公众来馆参观。
       第37届联合国大会决议每年的12月5日为世界土壤日World Soil Day,2015年为世界土壤年,当年的土壤日主题为“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 Healthy soils for a healthy life”。此后每年的世界土壤日均有一个主题,2019年世界土壤日的主题为“防止土壤侵蚀 拯救人类未来”,其主旨是通过应对土壤管理中日益增加的挑战,提高人们对可持续健康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认识。
       紧贴2019世界土壤日的主题,博物馆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广东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水土保持与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心的袁再健研究员作“华南红壤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的科普讲座,为访客科普了土壤侵蚀相关科学知识、简介了华南红壤地区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情况。访客们认真听取了该报告,并与袁再健进行了互动问答。接着,访客参观了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听取科普讲解员谢真越对人工降雨模拟土壤侵蚀的科学实验介绍及观看整个实验过程。随后,访客参观博物馆“广东土壤科学发展史”与“广东土壤标本展厅”,科普讲解员景美清和吴琪琪为访客作了讲解。
       通过本次开放日科普活动,博物馆发放了180多套博物馆特制的“世界土壤日”明信片与科普宣传册,通过科普讲座与展厅讲解,让来访公众全面了解土壤、接触真实土壤、正确认识土壤、真正做到保护土壤。

访客合影

刘晓南博士介绍“世界土壤日”

袁再健研究员做“华南红壤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科普讲座

访客与袁再健研究员做互动问答

活动现场

来访公众在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听取谢真越讲解实验简介(上)与观看实验过程(下)

景美清讲解“广东土壤科学发展史”与“广东土壤标本”展厅

吴琪琪讲解“广东土壤科学发展史”与“广东土壤标本”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