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学院土壤环境所开展多场“小红壤人”科普夏令营活动
发表日期:2023-08-04
初夏木成荫,万物土中生。6月至7月,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组织开展和参加了15场“土生土长”科普活动,其中包括6场科普开放日、5场科普夏令营、2场“小小宣讲员”培训、1场科普进校园以及1场科普进社区活动,共为近1300人提供科普服务。
6月3日至4日,博物馆迎来了两批由广东广播电视台组织的小小宣讲员队伍。你知道土壤有多薄吗?土壤是如何形成的?石头都会沉到水底吗?小宣讲员们带着这些问题,化身小红壤人,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土壤学之旅,探索自然界的魅力。体验后,小宣讲员们在思考和总结中完成了自己的科普演讲稿,并在镜头前拿起话筒自信表达。
6月10日,研究所陈能场研究员应广州市天河区长湴小学邀请,为学生开展了一场题为“脚下的土壤,处处有惊喜”的科普主题课堂。课堂内容寓教于乐、全程互动,把丰富的土壤学科知识、土壤重要性的科普观念带进了课堂,传递进师生心中。
7月20日,博物馆开展了夏令营科普研学活动,接待了来自茂名化州市的102名师生。陈能场以一场科普讲座拉开活动帷幕,通过倡导土壤健康理念,让学生们树立珍惜和爱护土壤资源的观念。随后,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广东土壤科学发展史展厅和广东土壤标本展厅,了解了土壤学科的发展历史、土壤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及广东土壤特性等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科学素养。
小小宣讲员培训活动
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活动
科普夏令营活动
“土生土长”科普开放日活动
(博物馆建设办 陈丽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