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土壤链接 > 2021年世界土壤日

“世界土壤日”主题 | 走进研究所之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2-03  |  【打印】 【关闭

       土壤是粮食安全、水安全和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安全的基础。为让人们意识到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和提倡可持续的土壤资源管理,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将每年的12月5日设立为世界土壤日。在第八个世界土壤日来临之际,我们将从污染防治攻坚战、乡村振兴、双碳战略三个方面为您展示土壤环境所近年来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希望大家能对脚下这片土地多一份了解、多一份热爱、多一份责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篇章,在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粮食保障、耕地红线、农业绿色发展无不需要科技给力。土壤环境所近几年基于在环境土壤学、环境微生物学、生态环境学、农业环境学等学科领域的机理机制研究,制定获批系列耕地土壤标准,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示范基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保障耕地产出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土壤化学与污染控制研究团队在保障耕地产出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方面,完成重金属污染耕地土壤的安全可持续利用技术,研发污染治理与土壤及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多目标协同新技术。包括土壤-作物-内生型细菌/丛枝菌根真菌体系,泥炭基、生物质炭基的重金属钝化调理技术与产品,降低农产品镉砷30%以上,实现农产品安全达标、土壤与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多重目标。依据土壤-作物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原理,确定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基本原则、风险评价、分类分级的治理技术方案、效果评价等技术内容,形成《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总则》等9项系列耕地土壤标准。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流域水循环与污染控制研究团队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方面,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工作,通过源头减量-过程阻控-末端净化-养分再利用-生物多样性提升的途径实现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与面源污染综合防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将观光旅游和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紧密结合,提升农业附加值。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能力建设,通过农业面源污染在线实时监测系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GIS、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区域尺度远程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形成一套高效精确的广东省流域尺度的农业面源污染在线监测体系。在广州市增城区西福河子流域和茂名市小东江流域进行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与预测模拟,实现了对农业面源污染田块-沟渠-受纳水体-主河道的污染物质原位监测、过程模拟、预测分析、管理决策和绩效评估。这一过程收集包含DEM、水系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空间数据和气象、水文、水质等属性数据的基础数据库,让乡村小流域全部环境信息纳入监测管理,提供一套有针对性的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监控防治体系。

       水土保持与非点源污染研究团队针对广东省养殖业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突出矛盾,开展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污染生态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重点研发有机废弃物高效低成本堆肥技术、高负荷废水生物基质消纳技术以及绿狐尾藻资源化利用技术,形成从源头控制、过程拦截和末端消纳的综合技术体系,构建适合于我省的养殖业粪污水高效生态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实现养猪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与非点源污染研究团队多年来持续服务粤东北(梅州)脆弱生态区生态环境治理、重建工作,构建南方红壤丘陵区崩岗侵蚀与林下水土流失生态防护综合技术体系,提出崩岗与林下侵蚀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总体思路与技术策略。

       基于崩岗沟道自增长性柔性坝泥沙阻控技术,在无工程措施辅助情形下,于崩岗沟道内成功种植植物,施工简单,费用低,坝体可“自增长”。在梅州五华县崩岗治理中,于崩岗丘陵谷底优选长叶苦竹、岗松等乡土物种种植,2年总拦沙量约1600立方米,拦沙量较之前的另一个崩岗同期修建的土谷坊600立方米拦沙量提升160%。

       该团队还集成研发基于藤本植物的崩壁快速复绿技术、联立植物活体与残体的崩积体护土技术、崩岗沟道自增长性柔性坝泥沙阻控技术、丘陵谷地(洪积锥)松竹坝蓄固沙技术等4种崩岗侵蚀治理技术,以及条沟播草、鱼鳞穴+乔灌草、条沟草灌带、穴状整地+乔灌草等4种林下水土流失调控技术,形成了崩岗侵蚀与林下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抗冲抗蚀性以及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等方面揭示了林下侵蚀不同调控技术的调控机理、功能及调控效应,并在五华县华城镇源坑水小流域开展了示范,示范面积约250亩,在五华县推广面积2000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是我国华南地区唯一的土壤学专业研究机构,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际水土科学前沿,围绕以土壤圈层为核心的地表物质循环过程和环境安全,系统开展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效应、土壤污染可持续修复及粮食与环境安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安全、固废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研究工作。     

      围绕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研究所将继续以土壤为核心,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粤ICP备05068652号 公安局备案编号:4401060600006
电 话:(020)87024633 87024763 传 真:(020)87024123 Email:zxguo@soil.gd.cn
地址:广州市天源路808号 邮编:510650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